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河南藩镇从此就风平浪静了。事实上,早在德宗贞元年间,在淮西与淄青二镇还尚未被唐廷完全制平的时候,新成立的宣武军就已经显露出了不稳定的倾向。宣武军的政治波动从贞元八年(792)刘玄佐死后开始,到贞元十五年(799)其甥韩弘任帅才基本稳定。韩弘担任宣武军节帅长达二十一年,于元和十四年入朝。此后宣武军一度又起变乱,直到长庆二年(822)韩弘之弟韩充被任命为节帅后,局势才最终稳定。紧接着宣武军变乱的是东面的武宁军,武宁军的变乱除了贞元十六年(800)当镇军士推举前帅张建封之子张愔继任一事发生在宪宗时代以前,其余所有的变乱都发生在长庆二年武宁节度副使王智兴驱逐节度使崔群、自专军务之后。
在平卢系藩镇解体后,位于河南中部且处于运河据点的宣武、武宁,一直是河南实力最强的藩镇之一,同时,其内部的变乱也相对频繁。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这两镇的变乱就会发现,其变乱的主体和性质,与平卢系时代河南藩镇的政治波动已经很不一样了。概言之,变乱的主体已由上层军校转为下级士卒,变乱的性质也逐渐由军校谋夺军权向士卒争取自身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方向转变。随之一同改变的,就是变乱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军校针对中央要求旌节,而主要是士卒针对藩帅要求赏赐。换言之,一种特殊的藩镇变乱形态在这一时期的河南逐渐成为主流,这就是旧史所谓藩镇“骄兵”。[100]